初离陈寄孙户曹兄弟

三年流落寓于陈,一命青衫淮水滨。
城北桥边长送别,扁丹今自作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离陈寄孙户曹兄弟》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流落他乡、送别朋友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张耒:字文潜,号东村,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尤擅长五言诗,对后世影响颇深。
  1. 诗词原文
  • 三年流落寓于陈,一命青衫淮水滨。
  • 城北桥边长送别,扁丹今自作行人。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作者因政治原因流落至陈地,期间经历了多次迁徙,最终定居于淮水之滨。在此期间,作者与友人频繁送别,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感交流。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初离陈寄孙户曹兄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诗中“三年流落寓于陈”一句,描绘了作者漂泊的生活状态,而“一命青衫淮水滨”则展现了其艰难的处境和对故乡的眷恋。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朴素无华的叙述方式,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城北桥边长送别”一句,运用了意象化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送别的场景和氛围。

《初离陈寄孙户曹兄弟》不仅是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古诗,也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波折,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在欣赏这首古诗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