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歌

东风芳草长,寒食春茫茫。
人家掩门去,鸡犬自相将。
原头簇簇柳与花,行人往来长叹嗟。
旧坟新冢累累是,裂钱浇酒何人家。
桑上鸣鸠唤山雨,雨脚萧萧山日暮。
归来门巷正春寒,花底残红落无数。
北里悲啼夜未休,清弦脆管起南楼。
古今歌笑何时尽,芳草白杨春复秋。
去年巧笑秋千女,今年嫁作东家妇。
彩绳画柱似当年,只有朱颜不如故。
百人学仙无一成,麻姑不见但闻名。
万斛春醪须痛饮,江边渔父笑人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长安城的风光以及夜晚的宫廷生活。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及其背景:《寒食》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盛世承平的颂歌以及对得宠官员特赐烛火这一现象的委婉讽谏。诗中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还通过对夜幕下皇宫的描写暗示了朝廷的某些弊端。
  2. 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寒食》采用了白描手法和严谨的结构来写实景,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全诗以“春城”开头,以“五侯家”结尾,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使得诗歌的层次更加丰富。
  3. 文化与社会意义:这首诗在唐代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影响。它不仅是对盛世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寒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韩翃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创作出了这首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