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 其二

送别言犹在,来书墨尚温。
安知咫尺地,便有死生分。
已负秋山约,犹传鲁史文。
魂兮今有托,将袝伯兄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生于郡州(今陕西彬县),他约与苏轼同时,为陈师道姐姐的丈夫。张舜民在政治生涯中遭遇了多次挫折,先是因作诗讥讽前线失败获罪,后来被贬郴州,最终在哲宗朝被贬商州。
  • 文学成就:张舜民的诗作在宋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尽管政治生涯波折重重,张舜民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诗歌原文
  • 送别言犹在:表达了与故人分别后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送别”这一主题,传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担忧。
  • 来书墨尚温:反映了收到故人书信时的温暖心情。墨香犹存,意味着书信中的问候和关怀仍然让诗人感到温馨。
  • 安知咫尺地:透露出对友人身处险境、生死未卜的忧虑。诗人担忧友人的处境,渴望了解友人的具体困境,表现出深深的关切。
  • 已负秋山约:暗指自己未能实现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遗憾。秋天山色美丽,诗人曾与故人约定一同欣赏,如今只能空想。
  • 犹传鲁史文:表示希望友人能以历史人物为鉴,保持高洁的品格。鲁国的历史故事常常用来教育后人,诗人以此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
  • 魂兮今有托:表达了对友人灵魂得到安息的祝愿。诗人相信友人在另一个世界能找到安宁之所。
  • 将袝伯兄坟:意味着自己将在墓地与故人重逢。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1. 诗歌鉴赏
  • 情感丰富:这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与不舍。通过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展示了深厚的友情。
  • 意境深远: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如秋山、墨香等,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 语言质朴: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个词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

张舜民的《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其二)》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更是一篇饱含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性的光辉。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