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偶题

忙里偷闲答物华,一官随分是生涯。
春风酒棹湖堤柳,晓月吟鞯辇路花。
报喜忽闻枝上鹊,忘机时下屋头鸦。
残年钝闷今朝尽,重对菱花拂帽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朝偶题》是宋代张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春朝偶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张蕴通过描绘春风拂面、湖堤柳绿的景象,传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春风酒棹湖堤柳”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气息和湖畔的宁静,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新脱俗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与满足。同时,“晓月吟鞯辇路花”则描绘了清晨月下,诗人骑马穿行在京城的路上,欣赏路边盛开的花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诗中的“报喜忽闻枝上鹊,忘机时下屋头鸦”两句,以喜鹊和屋头的乌鸦作为象征,寓意着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豁达。喜鹊的欢叫预示着吉祥,而乌鸦的叫声则是自由的象征,两者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不沉溺于世俗的喧嚣,也不放弃对生命本质的追求。

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残年钝闷今朝尽,重对菱花拂帽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认为过去的烦恼已经消散,现在的自己可以重新面对生活,享受当下的美好。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春朝偶题》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人生态度的体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春朝偶题》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更多的色彩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