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闲为福,今朝命最通。
看蒲逢紫燕,弄柳得青虫。
但愿诗妥帖,何心技拙工。
山林过轩绂,谁谓只相同。
野芳亭偶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芳亭偶书》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细微之处的珍视。下面对诗歌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 作者简介:
- 张镃,南宋著名文学家,出身于显赫的家族。他不仅是宋南渡名将张俊的曾孙,还是刘光世的外孙。作为张氏家族从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
作品原文:
岁岁閒为福,今朝命最通。看蒲逢紫燕,弄柳得青虫。
但愿诗妥帖,何心技拙工。山林过轩绂,谁谓只相同。作品赏析:《野芳亭偶书》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首联“岁岁閒为福,今朝命最通”表达了诗人认为平凡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福气的观念。颔联“看蒲逢紫燕,弄柳得青虫”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观察入微、感受深刻的能力。颈联“但愿诗妥帖,何心技拙工”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希望诗歌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无需过于雕琢的技巧。尾联“山林过轩绂,谁谓只相同”则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指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人们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可能并无太大差异。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写作背景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山林或闲暇之余所作,这一时期的张镃已经摆脱了仕途的纷扰,转而专注于文学创作。
作品意义:《野芳亭偶书》不仅体现了张镃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野芳亭偶书》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还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人生哲学以及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