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府余少卿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
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知府余少卿》是一首描绘官员余少卿赴任睦州时情景的七言律诗,由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余少卿赴任前的风光旖旎,还表达了诗人对余少卿政绩和清廉品质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
    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後,种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2. 诗歌解析

  • 诗意与情感:《送知府余少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余少卿赴任睦州时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他即将面临的新任务。诗中“民事萧条官政简”反映了他对新职位的使命感,而“家书时问霅溪边”则体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历史背景:梅尧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世界。《送知府余少卿》的创作时间约为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也较为宽松。
  1. 艺术特色
  • 自然景观的描绘:梅尧臣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烘托人物的情绪,如“青山峡里桐庐郡”和“七里滩头太守船”。这种手法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风景之美,同时也隐喻了余少卿即将开始的新旅程。
  • 象征意义的运用:诗中的自然元素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它们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寓意。例如,“云雾未开藏宿鸟”可能象征着余少卿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 语言的精炼:梅尧臣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诗意的要求,又能够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流畅而富有韵味。

《送知府余少卿》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诗歌,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的方式。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