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四

愠心虽悄悄,药物亦时时。
半耳念非病,全身聩始知。
三湘怀楚些,一棹忆吴儿。
会见相陪处,应多古锦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曹勋的诗作,创作于宋代。下面将从原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原文
    愠心虽悄悄,药物亦时时。
    半耳念非病,全身聩始知。
    三湘怀楚些,一櫂忆吴儿。
    会见相陪处,应多古锦诗。

  2. 译文
    虽然内心感到烦躁不安,但是药物治疗始终伴随着我。
    一半耳朵在想事情,但全身都感觉不到疼痛。
    我怀念三湘的楚歌,也怀念吴越的水乡。
    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一起,那时我定会写更多的古诗词。

  3. 注释

  • 愠(yùn):烦闷,恼怒。
  • 悄(qiāo):静悄悄地。
  • 物(wù):事物或物品。
  • 半(bàn):一半,这里指“一边”的意思。
  • 念(niàn):思考。
  • 非(fēi):不是。
  • 全(quán):完全。
  • 聩(kuì):耳聋。
  • 楚些(chǔ xiē):古代楚国的歌曲,这里指楚歌。
  • 櫂(zhuò):船桨。
  • :同“现”。
  • 相陪处:相互陪伴的地方,即现在。
  • 古锦诗:指古代的华丽诗词。
  1.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身疾病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2. 评析
    曹勋作为宋末元初的著名文学家、画家,其在诗歌领域的成就备受瞩目。这首《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四》充分显示了曹勋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诗中不仅表现了他的个人情感,更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在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社会的关怀。

  3.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四》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不过,从诗中的“愠心虽悄悄”、“半耳念非病”等句推测,诗人可能在经历一段心理波动之后,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友人询问其耳疾时所作,诗人以诗代答,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书信或诗歌来表达关心与慰问。

曹勋的《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作品,还是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于友情、健康、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