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奉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见亦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曾奉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见亦稀。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是明代诗人杨慎(升庵)为酬答好友王元美而作的一组七绝诗。杨升庵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戏曲家,与丁鹤年、宋征舆合称“明三大家”;其诗今存四十二卷,有《升庵集》《升庵杂著》等。
在杨升庵的这组诗中,他不仅表达了对王元美的感激之情,也通过诗歌展示了自己的才情与学问。其中,他的第七首诗是这样的:“玉案图书映日辉,锦笺题品满瑶台。知君雅爱清闲趣,好向人间访隐才。一室焚香观古镜,五更敲竹听鸣蛙。相期共醉东篱酒,莫遣西风扫落花。”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高雅、宁静的生活情趣。杨升庵在诗句中描绘了一个书房的景象,充满了书籍、文房四宝和古色古香的家具。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欣赏,如清晨的阳光、夜晚的月光等。最后,他希望与友人一起在东篱下饮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