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波溢目深溟渤,往古来今空出没。
喜君相见话丹经,起我凌云恶阡陌。
我生素乏儿女姿,面上巉岩耸山骨。
少年避地东海隅,架竹编茅剪荆棘。
白云为我开山容,清风为我翔真域。
旋属群寇迫驱攘,淬出青萍闭丹室。
风尘澒洞十馀年,灵府芝田渐芜没。
逢君踪迹类秋蓬,遗我刀圭延岁月。
何当横槊静寰区,同子山居论丹诀。
元丹歌赠会稽陈处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丹歌赠会稽陈处士》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送别之作,写诗人送朋友归隐,并以自况,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清远,情致闲雅。
首联“吾闻会稽山水窟,中有幽人元丹丘”,点出送别的地点,并表明自己对友人的仰慕之情。接着便转入正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从年轻到老,我回到故乡,但家乡的口音未变,两鬓的白发却已增多了。这里用典,暗指自己的年岁已高。“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村中那些小孩子看见我回来,都不认识我了,他们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故乡所受的冷遇。
颔联“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桑”字双关,既实写景,又寓情。诗人以“狗吠”、“鸡鸣”作结,意谓:狗在深巷中汪汪叫,而鸡在桑树尖上啼。“深”“颠”二字更见其居处之僻。
颈联“随风直到夜郎西,汉家宫阙不可攀。”尾联“谁念北窗卧,长簟即床毡?”“北窗”句意为:谁能想到我北窗下安身,一席长被就是床铺?“长簟”句意谓:谁能想到我长簟之下就是床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诗人借送别之际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