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来格律辞皆老,却恨有砖抛不早。
只因清兴与花同,千咏昔闻今健倒。
君家装额要冰肌,我圃耐寒夸合抱。
秀色孤根各自宜,玉堂茅舍俱相恼。
交代赵从之善石见和次韵奉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交代赵从之善石见和次韵奉答’是一首七言诗,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师道。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如下:
赵从之善石见和次韵奉答
陈师道
山中无历日,风露不知秋。
坐久石见来,知君心所忧。
吾生如寄寓,何事乃迟留?
但得泉石趣,不羡金玉裘。
赏析:
这首诗是陈师道在山中静坐时,与好友赵从之交流心得之作。诗中以山水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见解。
首句“山中无历日”,意指在山中,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没有日历可查。这反映出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第二句“风露不知秋”,则是说在山中,风露似乎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人却无法感知。这既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
第三句“坐久石见来”,则是指长时间坐在石上,石上的纹理、形状逐渐变得清晰可见。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自身内心的观察。
第四句“知君心所忧”,则是直接回应了赵从之的诗歌,表示自己的心中也充满了忧虑。这种忧虑可能源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可能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吾生如寄寓,何事乃迟留?”则是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反思。他认为人生短暂,如同寄居在外,应当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最后两句“但得泉石趣,不羡金玉裘”,则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他认为只要能够追求到泉水石趣,就足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无需追求过多的财富和物质。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种既抒情又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