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存子侄赋雪

花飞六出瑞方春,不待剪裁开恁真。
稚子未谙天意好,漫山笑道玉成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存子侄赋雪》是宋代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阳枋。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是一位具有卓越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被后世广泛传颂。

  2. 诗词原文:花飞六出瑞方春,不待剪裁开恁真。稚子未谙天意好,漫山笑道玉成尘。

  • 花飞六出瑞方春:这句话描绘了雪花纷纷扬扬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花飞”指的是雪花飘落的情景,而“六出”则是指雪花的形状像梅花一样,六个瓣儿。
  • 不待剪裁开恁真:这句诗表达了雪花无需人工修剪就能展现出其真实之美。这里的“恁真”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强调了自然的纯粹和真实。
  • 稚子未谙天意好:这句诗反映了孩子们对雪的认知尚不成熟,他们无法理解雪花背后的天意之美。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而“未谙”则表示他们尚未了解。
  • 漫山笑道玉成尘:最后一句通过孩子的笑声来表达他们对雪的喜爱。这里的“笑”字既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面,也暗示了雪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1. 创作背景:据《四库全书》记载,这首《和存子侄赋雪》可能是在一次聚会或者家庭活动中所作,旨在与家人共享这份自然之美。

《和存子侄赋雪》作为阳枋的一首经典之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能,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