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蚩尤临蜀口,三十年馀遭践蹂。
当时五十四郡全,兵与民财堪着手。
锋旗戊午肆长驱,江北江南分战守。
雕瘵仅存六七州,鸿雁飞鸣狐夜吼。
先生受任势凌兢,仓扁视证亦惊走。
无面馎饦难支撑,将勇兵强民力阜。
前贤用蜀当优游,先生端力排纷纠。
农炊岂暇劝加餐,春风未始一杯酒。
公心只有天地知,虽处艰关安且久。
事不辞难功不矜,节度枢垣亦廉取。
天下都统捧霞觞,先生一人更谁有。
寿制置夏节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制置夏节使》是一首出自宋代的诗词。此作由阳枋所创作,反映了当时宋朝社会的军事状况和人民的苦难。
从历史角度来看,该诗作创作于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代。宋朝虽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边疆战争、社会动荡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阳枋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从文学角度来看,《寿制置夏节使》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丙申蚩尤临蜀口,三十年余遭践蹂”,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蜀口地区遭受的战争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而“将勇兵强民力阜”则展现了人民在艰难困境中的坚韧与团结,反映了宋朝时期民众对于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从艺术角度来看,《寿制置夏节使》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寿制置夏节使》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深入了解宋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展示了宋朝社会的复杂性,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