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宪按乐致语

熙然伏运庆当千,初见箫韶被管弦。
况际轺车临乐国,更张绮席会群仙。
欢声已逐铿锵奏,和气方随律吕宣。
何日九重颁召节,好从鹓鹭听钧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宪按乐致语》是宋朝诗人傅察的作品,这首诗赞美了盛世的繁荣景象,对音乐艺术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欣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傅察(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高远,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 时代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国家正处于和平时期,经济和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为文人墨客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傅察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虞宪按乐致语》,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虞宪按乐致语》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熙然伏运庆当千,初见箫韶被管弦。
    况际轺车临乐国,更张绮席会群仙。
    欢声已逐铿锵奏,和气方随律吕宣。
    何日九重颁召节,好陪鵷鹭听钧天。
  • 赏析:首句“熙然伏运庆当千”,描绘了国家吉祥昌盛的景象,暗示着千年难得的好时光;“初见箫韶被管弦”则表达了音乐艺术的高雅与和谐;“况际轺车临乐国,更张绮席会群仙”进一步描绘了盛世繁华的景象,人们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欢乐;“欢声已逐铿锵奏,和气方随律吕宣”反映了音乐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最后两句“何日九重颁召节,好陪鵷鹭听钧天”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能够参与这样美好时刻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崇高的艺术追求。
  1. 诗歌主题与表达效果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盛世繁荣景象的赞美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深敬意。通过对音乐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表达效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虞宪按乐致语》不仅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