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江亭

潮落淮风怒不收,升州一日到真州。
多情杨柳能青眼,底事波澜亦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真州江亭》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真州江景的独特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人介绍:彭汝砺(1042-1095),字器资,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第一,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元丰初年,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元祐二年(1087),为起居舍人,升中书舍人。绍圣二年(1095)正月,召为枢密都承旨,未及赴任而卒。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已佚。后人辑其佚诗为《鄱阳集》。

  2. 诗词原文
    潮落淮风怒不收,升州一日到真州。
    多情杨柳能青眼,底事波澜亦白头。

  3. 诗句解析

  • “潮落淮风怒不收”:这句表达了潮水退去时,原本狂暴的淮河风势也平息了下来,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
  • “升州一日到真州”:这里通过对比“升州”和“真州”的地理位置,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变化。
  • “多情杨柳能青眼”:用“多情杨柳”来比喻自己或某人,表示对方对自己有着深厚的情感。
  • “底事波澜亦白头”:这里的“波”可能指的是海浪或生活中的起伏,而“白头”则意味着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真州江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生、时间流逝以及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彭汝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