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随舶趠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和蒋子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蒋子尚》是宋代曾协的诗作。《和蒋子尚》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是对这首经典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曾协,字无垢,号东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歌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深深的关怀和挚爱。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歌原文:《和蒋子尚》原文如下:
偶随舶棹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诗意解析:首句“偶随舶棹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描绘了诗人偶然乘船到达淮州时,被眼前霜景所吸引而停留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力。颔联“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仰望云天,谈论故乡往事,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又在烟波江上想象着归舟之景,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颈联“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揭示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感到惊讶,而在朋友的陪伴下解除了旅途的寂寞和忧愁。尾联“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有一天能在友人的陪伴下回到巴山,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梦境般的经历。
《和蒋子尚》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魅力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