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子文五首 其四

谁人解遣醉时醒,始变鸣禽第一声。
似向幽人催蜡屐,水边沙际看春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韩子文五首·其四》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诗人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韩子文为密州教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亲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笑谈渴饮,赋就清篇。  

这首诗的解析如下:

  • 第一、二句:“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描绘了诗人遥望故乡杭州的景象,他站在密州东边的武阳山上远望,只见云雾缥缈,仿佛与杭州隔着遥远的天海,彼此都显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 第三、四句:“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笑谈渴饮,赋就清篇。”诗人问自己何时能够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届时将与朋友畅谈笑饮,并创作出清新优美的诗文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和韩子文五首·其四》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友情、亲情的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这位伟大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