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

造物出万类,贵贱伊谁分。
圭璋杂瓦砾,世道同疏亲。
既收大宛种,一扫驽骀群。
乃观相马图,低首先吟呻。
千金购死骨,举国无其真。
生死何太晚,盐车负艰辛。
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红尘。
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
一顾不旋踵,价越连城珍。
谁为绘此像,庸示将来人。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于兹有钜公,数载居沉沦。
涵养浩然气,轮蹄任纷纭。
素识太平相,鹗表飞青云。
紫泥日边下,八座生阳春。
摅心握文柄,引年启贤门。
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
他时了经济,丹青画麒麟。
回顾相马者,细务何足云。
寥寥载千古,二道非同伦。
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后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相马图,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和批判。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该诗词:

  1. 作品原文
    造物出万类,贵贱伊谁分。
    圭璋杂瓦砾,世道同疏亲。
    既收大宛种,一扫驽贻群。
    乃观相马图,低首先吟呻。
    千金购死骨,举国无其真。
    生死何太晚,盐车负艰辛。
    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红尘。
    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

  2.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相马图的描绘,隐喻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公。诗中通过“贵贱伊谁分”和“世道同疏亲”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等级固化和人际关系疏离的担忧。接着,“既收大宛种,一扫驽贻群”两句,则形象地指出了社会上的精英被忽视,而底层民众却被无情剥削的现象。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于改善社会现状的渴望。最后,“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一句,则是对那些能够洞察真相、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期望和追求。

  3. 艺术手法:在艺术手法方面,《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采用了典型的借物讽喻手法。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是巧妙地通过相马图这一载体,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强的感染力。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相马图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批评。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社会比作“虞阪道”,将统治者比作“盐车”,这些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

  4. 文化背景:宋代是一个社会动荡、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载体。曾几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此,《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

  5. 启示意义:《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虽然诞生于宋代,但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批判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从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到教育不公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同时,我们也应从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曾几的这首诗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通过对曾几的《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词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社会思想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也表达了诗人的个人理想和追求。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其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