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严陵柳守席上

一梦别长安,山路雨斜风细。
行到子陵滩畔,谢主人深意。
多情低唱下梁尘,拚十分沉醉。
去也为伊消瘦,悄不禁思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好事近 严陵柳守席上”是宋代曾觌的作品。这首词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后人传诵不衰,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以下将具体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曾觌(生卒年不详),字子宣,号东园父,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后考中进士,历任多个要职,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
  • 文学成就:曾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其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尤以词最为知名。他的词作大多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1. 作品内容
  • 词作原文:一梦别长安,山路雨斜风细。行到子陵滩畔,谢主人深意。多情低唱下梁尘,拚十分沈醉。
  • 词作鉴赏:这首《好事近》通过对“一梦”别离长安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山路的风雨交加、水流细腻,都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绪。到达子陵滩畔时,词人向主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最后,词人以“低唱”和“沈醉”表达了对这次重逢的美好回忆和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曾觌在《好事近》中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倾泻于纸上,使得词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抒情手法使读者能够迅速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语言风格:曾觌在这首词中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简洁明快。他的词句往往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文辞之美,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词作不仅易于理解,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曾觌的《好事近·严陵柳守席上》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更是一部艺术与情感完美结合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到曾觌如何运用自己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将其转化为令人共鸣的诗词。这不仅展示了曾觌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学的一个侧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