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不曾为岭表游,眼中陡顿有英州。
知君结此石交后,一洗从前势利羞。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其四》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余闻英州有石山,突兀峥嵘如列屏。
上有高僧坐禅处,时闻木鱼声一鸣。
山僧自言:我辈当以死生为大戒,
何异草木,随缘生灭,无有始终?
此山非他,惟名石山耳。
余闻而叹曰:此真佛氏之所谓“万法唯心”也。
夫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即是物,
物即是心;物物者,物也;事事者,事也。
因号之曰:石山。
石山既已名矣,又何用诗哉?
然于咏歌之旨,犹有所不可不谓之者。
盖人能知礼乐之情,则宜动之以礼乐。
礼乐之极,不离人情,故能治人性情,安人义利。
今夫山,虽状貌有似于石,而气色不类,音声不同,
何以感人之善心?
岂其石性坚贞而不移欤?
不然,何其见者易动乎!
予尝求其所以然者,久而得之。
盖石山之上有古柏一株焉,森然特立,枝叶扶疏。
其下有石洞一道,幽邃杳冥,莫知其底里。
昔有好事者,入而探焉。
其始入也,尚见光明晃耀,若有所待;
既深既远,则光暗交作,杳然冥寂。
其人既还,遂忘其所出,亦不知其所穷极。
予观此石山之胜如此,而况于其上又有古柏焉。
柏之在山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石之在山也,风雨晦明而后知岩石之不移也。
然则石固坚矣,而犹不可以不变;
柏固茂矣,而犹不可以不夭。
夫天地之大也,万物之多也,
其必有不以形兆而变易其情者也。
今吾游于石山之上,而见其上有古柏焉,则其理可知矣。
吾犹将语子以礼乐之为道何如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