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
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
行路终难拗,迷魂不可招。
山川良是昔,恍似鹤归辽。
舟行过吴江有感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二》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下面将围绕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写作背景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内容:诗的开篇“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描写了诗人在吴江边看到的景象。这里的“栖棘”指的是长满荆棘的树,而“飞凫”则是指飞翔的鸟儿,它们在空中自由地翱翔却最终折断了翅膀。这种景象可能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困境。接下来的“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态度。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感慨世事,而是接受现实的安排。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从过去的感叹到现在的接受,体现了人生观念的转变。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人生无常”和“现实接受”。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来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进而表达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哲学思考和心理调适。
写作背景:程俱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常常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因此,他们在诗歌中经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艺术特色:《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通过描绘吴江边的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其次,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最后,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文人生活状态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从中领悟到关于人生、命运以及自我修养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