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三

步寻芳草坐班荆,照眼林泉动客情。
安得长年专一壑,北窗高卧更何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三》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程俱(公元1084年-公元1170年),字子美,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生于福建建阳,卒于江西临川,一生经历了宋金对立的动荡时期。程俱以诗名世,尤擅长写景,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微妙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1. 诗歌原文
    步寻芳草坐班荆,照眼林泉动客情。
    安得长年专一壑,北窗高卧更何营。

  2. 诗歌赏析

  • 步寻芳草坐班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闲适地漫步的场景。”步寻芳草”表明诗人在寻找自然中的芬芳,”坐班荆”则是指坐在长满荆条的地面上。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 照眼林泉动客情:此句形容林泉的美丽景色令人心动,”照眼”意味着景色非常明亮,足以使人眼前一亮,”动客情”则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引起的情感波动。
  • 安得长年专一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安得”是一种渴望表达,”长年”指长久的时间,”专一壑”则是指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
  • 北窗高卧更何营: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北窗”可能是指一个靠近北方窗户的地方,”高卧”表示悠闲自得的躺卧姿势,”更何营”强调的是放下所有杂念,只求内心平静。

程俱通过其《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三》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