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义兴长桥

侠骨久已朽,南山长于菟。
当时老蛟窟,遗种今有无。
我来适秋成,场圃收刈初。
年丰似足乐,薄酒傥可酤。
田家复何事,父老仍愁吁。
滔滔五浊海,所向谁当娱。
长年得强健,且食清溪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义兴长桥》是宋代诗人程俱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泊义兴长桥》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含蓄的风格,描绘了秋天丰收后的宁静乡村景象。诗歌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丰饶、农民的快乐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是程俱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首句“侠骨久已朽,南山长于菟”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侠骨”比作已经腐朽的骨头,而“南山长于菟”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对人性中坚韧不屈品质的认可。

“当时我老蛟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经历,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成长的过程。诗人将自己比作老蛟窟中的遗种,暗示着他虽然经历了沧桑,但仍然保持着某种顽强和活力。

“我来适秋成,场圃收刈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这里的“场圃收刈初”形象地描绘了农民收获的情景,而“年丰似足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成果的满足和喜悦。

“长年得强健,且食清溪鱼”这两句则是对生活状态的描绘。诗人描述了自己因丰收而变得健康,能够享受清溪之水带来的美味。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也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泊义兴长桥》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秋景的古诗,更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表达人类情感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