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春教致语

朝来百鼓殷军门,知是元戎肃万屯。
杀气直摧龙尾垒,英风远薄斗场村。
从今吴卒精成勇,却看燕兵脆可掀。
好入庙堂裨圣略,指麾诸将定中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康春教致语》是宋朝程珌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简介
  • 《建康春教致语》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字怀古,号洺水遗民,生于今属安徽的休宁。他于绍熙四年进士及第,曾担任过昌化主簿、建康府教授等职务。在官宦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文化素养,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 《建康春教致语》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作者通过对建康地区军事和政治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勇将士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元戎肃整军门、杀气直摧龙尾垒、英风远薄斗场村等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战争场面。
  1. 原文与译文
  • 《建康春教致语》原文如下:“朝来百鼓殷军门,知是元戎肃万屯。杀气直摧龙尾垒,英风远薄斗场村。从今吴卒精成勇,却看燕兵脆可掀。”这首诗的译文为:“早晨百鼓声震响军门前,知道是元戎在整顿兵马。杀气直冲龙尾垒,英风远拂斗场村。从今以后吴地士卒精锐勇猛,再看燕兵脆弱不堪一击。”
  1. 赏析与评析
  • 《建康春教致语》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歌颂英勇将士,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诗中的“朝来百鼓”和“从今吴卒精成勇”等词语,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建康地区的详细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紧张而富有动感的战争场景之中。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建康春教致语》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环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建康春教致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