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 其十二

小白山前大白山,两山强坐属僧闲。
何时卜筑三椽地,黄帽青鞋日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十二》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东坡七集》。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举制科,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参与变法活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文豪”;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