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十五 次莹中元归韵

白蘋洲渚垂杨岸。藕花未放青蒲短。
斜日画船归。背人双鹭飞。
醉眠金马客。不道风尘隔。
红影上窗纱。小庭空落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 其十五 次莹中元归韵》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舒亶的一首词作。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舒亶:字季长,号坦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与黄庭坚并称为“舒派”,他的词作在当时享有盛誉。
  • 创作时间:公元1108年左右,这是北宋晚期,当时社会风气较为萎靡,官场腐败严重,民间疾苦颇深。
  1. 作品原文
  • 白蘋洲渚垂杨岸。藕花未放青蒲短。斜日画船归。背人双鹭飞。醉眠金马客。不道风尘隔。红影上窗纱。小庭空落花。
  1. 作品赏析
  • 《菩萨蛮·其十五 次莹中元归韵》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在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的背景下,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深刻表达。
  • 此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斜日画船归”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船只缓缓归来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1. 主题思想
  • 官场腐败:通过描写官场的腐败和官员的堕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 自然之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词风清丽,意境深远,既有婉约派的柔情蜜意,又有豪放派的大气磅礴。
  • 意象运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斜日”、“双鹭”、“金马客”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菩萨蛮 其十五 次莹中元归韵》不仅展现了作者舒亶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北宋晚期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此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