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仲君子泉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正仲君子泉》是宋代舒岳祥的词作

舒岳祥,字景初,号东皋,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其诗词创作多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在《和正仲君子泉》中,舒岳祥以清秀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山泉图,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和正仲君子泉》全文如下: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山泉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的灵动与清澈。诗中的“脉来层嶂远”,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水流的源头,它来自遥远的山峰,流经层叠的山岭,最后汇入清澈的溪流之中。“影到片天清”则形容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使得天空也显得异常清澈。

“洗砚云根起”,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山石间的缝隙中流淌出来,如同洗砚水一样清澈透明。“归瓢乳味盈”,则是说泉水汇聚成池塘,乳白色的泡沫漂浮其中,给人一种甘甜的感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泉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进一步描绘了山泉周边的植被和水草,岩花在湿润的环境中显得生机勃勃,而水草则在水中清晰地显露出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坚定和自信。这里的“投簪”指的是放弃仕途,“濯缨”则是指清洗官服,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超脱和独立思考。

《和正仲君子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词作,更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作品。通过对山水之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