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偶成三首 其一

坐避窗边瀑,行便石上莎。
清池写癯貌,空谷应悲歌。
暮色东西合,虫声寤寐多。
离愁谁与洗,举斗酌明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偶成三首·其一》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舒岳祥(1110年—1143年),字景文,号灵岩逸士,北宋末年至南宋初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出生于江苏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的进士,曾历任县令、州学教授等职。
  1. 诗歌原文
    坐避窗边瀑,行便石上莎。清池写癯貌,空谷应悲歌。
    暮色东西合,虫声寤寐多。离愁谁与洗,举斗酌明河。

  2. 主题解读

  • 山水意境:《踏莎偶成三首·其一》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所感所想,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的“坐”、“行”两词分别描绘了诗人在室内外的不同活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情感体验。
  • 孤独之感:诗中的“离愁谁与洗”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可能是因时局动荡或生活压力而感到的无助和迷茫。
  • 自然与人生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人生境遇的深层次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动和所见所闻,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舒岳祥善于运用具体的形象来传达抽象的情感,如“坐避窗边瀑”和“行便石上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和感受。
  • 语言清新: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能够让读者在读其诗时感受到诗意的美和心灵的触动。
  • 情感真挚:舒岳祥的诗作情感真挚,无论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感情底蕴。
  1. 历史影响
  • 舒岳祥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其艺术成就却非常突出。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难得的文化遗产。

舒岳祥的《踏莎偶成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难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