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到芙蓉村

又上篮舆去,西风暂放晴。
雾深孤屿没,日薄片云明。
诗思通山色,琴怀澹客情。
悬知百里路,分作两三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到芙蓉村》是宋代诗人葛绍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葛绍体,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作品原文
    又上篮舆去,西风暂放晴。雾深孤屿没,日薄片云明。诗思通山色,琴怀澹客情。悬知百里路,分作两三程。

  2. 作品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雨后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 语言之雅:诗句用词考究,如“雾深孤屿没”等,展示了作者对语言运用的高超技艺。
  1. 创作背景
  • 尽管关于《雨后到芙蓉村》的具体创作年代和历史背景未有详尽文献,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葛绍体可能曾在芙蓉村附近游历,被那里的自然风景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其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此诗采用传统的五言律式结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雨后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1. 文化意义
  • 《雨后到芙蓉村》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它反映了宋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雨后到芙蓉村》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无论是在文学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雨后到芙蓉村》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一部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