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雁影半浮沉,一片征帆万里心。
水月光涵疑雪夜,小舟乘兴欲山阴。
秋夕湖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夕湖上》是宋代诗人葛绍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诗作内容、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介绍:《秋夕湖上》的作者是葛绍体,他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字元承,台州天台人,黄岩居住,师事叶适。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在历史上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诗作原文:诗中描绘了荻花随风摇曳,桂花浮在风中的景象,竹子生长得如同云彩一样翠绿,仿佛要流淌下来。同时,也有“谁拂半湖新镜面”的疑问,暗示了自然美景中的一丝神秘与宁静。最后一句“飞来烟雨暮天愁”,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情绪。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歌采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便于吟咏。葛绍体的诗歌以刻画景物见长,通过具体的形象传达抽象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读来令人产生共鸣。
历史背景:《秋夕湖上》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葛绍体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声。《秋夕湖上》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特征,使其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秋夕湖上》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代表了宋代诗人葛绍体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