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六 石知院生辰

两鬓青丝发,双眼黑方瞳。
人皆道是,昭庆一个老仙翁。
暂别蓬莱弱水,自把星冠月帔,玉佩舞薰风。
醉入桃源路,归去不知踪。
举云璈,鸣铁笛,抚丝桐。
满前剑弁森列,稽首捧金钟。
挺挺松形鹤貌,任待桑田变海,宝鼎粒丹红。
玉帝下明诏,独骑上瑶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代道士葛长庚《水调歌头 其六 石知院生辰》鉴赏

葛长庚,这位南宋时期的道教学者和诗人,通过他的《水调歌头·其六 石知院生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祝寿图景。在这首诗中,葛长庚以仙人的形象,描绘了石知院的生辰庆典,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两鬓青丝发,双眼黑方瞳”,便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为读者呈现了石知院那如仙人般的形象。葛长庚不仅赞美了石知院年虽已高,却风采依旧的外貌特点,更通过这两句诗句,传达出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

诗中,葛长庚以叙事的方式,描绘了石知院生辰的盛况和场面,使整个祝寿的场景跃然纸上。他通过“暂别蓬莱弱水,自把星冠月帔,玉佩舞薰风”等词句,将石知院比作蓬莱仙境中的老仙翁,展现了其不凡的气质与风范。这种描写不仅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石知院深厚的敬仰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举云璈,鸣铁笛,抚丝桐”,则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气氛。诗人通过对音乐、舞蹈等细节的描绘,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水调歌头 其六 石知院生辰》中,葛长庚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历史故事,更是通过对石知院生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水调歌头 其六 石知院生辰》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葛长庚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和历史,也能从中获得对生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