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道上遇雪

易下山中雪,初寒塞上途。
邮灯催客起,涧水杂猿呼。
密缀林惊秀,轻蒙石变枯。
无人来写取,十幅李成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施州道上遇雪》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描绘旅途中的雪景和作者的感受为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内心的孤独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施州道上遇雪》的创作背景是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
  • 作者背景:冯山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易下山中雪,初寒塞上途。邮灯催客起,涧水杂猿呼。密缀林惊秀,轻蒙石变枯。无人来写取,十幅李成图。
  • 译文:易山下开始下雪,初寒时在塞上的路途。邮亭里的灯光催促人们起床,涧水中的水声伴随着猿猴的叫声。密集的树林因雪而更显生机,轻蒙的石头似乎被雪覆盖后变得枯萎。没有人来描绘这美景,仿佛有十幅李成风格的画作。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冯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画面。
  • 情感表达:诗歌不仅展现了雪的美丽,还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 艺术特色:整首诗押韵工整,节奏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1. 写作背景
  • 社会环境: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 个人经历:冯山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也影响了他的作品。作为一名文人,冯山可能经常出游或游历四方,这使得他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

《施州道上遇雪》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