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除夜

庭罢驱傩戏,门收爆竹盘。
酒香添腊味,夜气杂春寒。
岁序张灯守,人情遇节欢。
明朝五十八,消息近休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卯除夜》是北宋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对节日氛围的感受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特色,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冯山,字允南,宋普州安岳人,初名献能,后改名为山,时人称为鸿硕先生。他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丞、通判梓州等职务,但因政治原因选择退隐,最终官至祠部郎中。
  1. 诗歌原文
    庭罢驱傩戏,门收爆竹盘。
    酒香添腊味,夜气杂春寒。
    岁序张灯守,人情遇节欢。
    明朝五十八,消息近休官。

  2.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丁卯除夜》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赞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1. 创作背景
  • 《丁卯除夜》的创作背景与冯山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曾因政治原因离开官场,后在范祖禹的帮助下重返朝廷,担任祠部郎中。然而,他始终未能忘情于官场生活,因此诗中透露出他对即将来临的新年的期盼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丁卯除夜》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节夜晚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体现,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读者而言,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欣赏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