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缘青冥,劲气西北隅。
黄河天际来,草木冬前枯。
其地号严冽,燕陇莫与俱。
毡罽护性命,冰霜结眉须。
土人一犯寒,斗酒沃始苏。
中州宦游士,未秋先嗟呼。
我闻已心慄,冻粟生皮肤。
而君风雪间,径作壶关趋。
少年始任气,慷慨若有馀。
自为功名行,不惮气候殊。
犬戎炽将灭,郁屈迎天诛。
幕府收英才,富贵往何图。
埋头簿书底,龌龊终非夫。
功业彼何人,送子诚起予。
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五律,作于公元713年(开元十一年)。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作者通过赠别友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敬慕之情。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风格雄浑豪迈,不愧为盛唐时期边塞诗中的名篇。
下面是《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的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风光图。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描写了诗人准备去询问边境的情况,途经的属国是位于沙漠边缘的大宛。次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飘零的蓬草和回归的鸿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大漠中行进的情景。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传神地勾勒出边塞特有的景象,其中“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都极具画面感。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则展现了诗人与边疆将士相遇的情景,都护即都护府的长官,在今天内蒙古境内,这里指的就是当时的燕然山。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气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