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晚步

长溪湛湛绕危亭,步屧初登见野情。
密树远连山色暗,断霞低映水光明。
渔舟过后波摇影,楼笛吹时市有声。
坐待凉风起蘋末,爱渠分我一襟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丹霞晚步》是宋朝诗人黄辅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全文:

  1. 原文与鉴赏
  • 原文:《丹霞晚步·长溪湛湛绕危亭》
  • 翻译:清澈的长溪环绕着高高的亭子,我刚刚登上来感受这野外的情致。密林远处连接着山色暗淡,断霞低垂映照着水面明亮。渔舟过后波涛摇动的影子,楼上的笛声吹起时市井中传来声音。
  •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溪、亭子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致之中。
  1. 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黄辅之生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他可能经常游览名山大川,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
  • 作者:黄辅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这首诗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句流畅,意象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意境营造:诗中通过“长溪湛湛”、“断霞低映”等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社会影响
  • 流传与接受:这首诗在宋代乃至后世都得到了广泛传颂。它不仅被人们口耳相传,还被后人多次引用和改编,成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长溪”、“危亭”、“密树”、“山色”等,这些意象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丹霞晚步》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心灵的慰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