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己辰年。
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挽方宋贤 四绝 其三
介绍
《挽方宋贤四绝 其三》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五言绝句。黄公度,一位在宋代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黄公度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从创作背景来看,《挽方宋贤四绝 其三》的创作与作者黄公度的政治生涯紧密相关。黄公度一生经历了官场的浮沉,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秦桧等人的陷害,最终被罢官还家。这一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从艺术特色方面分析,黄公度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在这首诗中,“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己辰年”这两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同时,“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则反映了作者在失意之际仍怀有抱负,但现实的无奈让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文化意义上分析,《挽方宋贤四绝 其三》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诗中的“收书恨未齐东观”,暗示了古代藏书楼或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对于知识的珍视和追求。而“作记虚传上九天”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的理想化追求,他们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后,仍然保持着对功名利禄的向往。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鉴赏方面,读者应当全面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黄公度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个人品质、思想深度以及对时局的敏锐洞察。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挽方宋贤四绝 其三》不仅是黄公度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源。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而言,深入研究这首诗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还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