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

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
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春复秋。
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
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裳(公元1037年—1102年),字冕仲,又作勉仲。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北宋末年文学家。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
    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春复秋。
    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
    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2. 诗意解析

  • 岁月流转:首联“二十星霜一转头”描绘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二十个春秋如流星般转瞬即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 回忆往昔:“坐间谁共昔年游”则是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朋友或同伴的回忆,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现实与梦境:颔联“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春复秋”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多变。梦中的是非纷扰让人清醒,而现实中的荣华富贵终将逝去。
  • 学术与权力:颈联“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表达了对学术自由与政治权力的思考。在书房中品茶饮酒时,可以随意观看书籍,享受学问的乐趣;而在国家政治的舞台上,则必须服从天命,顺应时势。
  • 个人归宿:尾联“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则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即使像金莲一样美丽,也只能在仙源的最下游度过余生,象征着无论多么辉煌,最终都归于平凡的人生。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不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黄裳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对友情的回忆、对权力与学术的思索以及对个人归宿的探索,黄裳成功地将个人的感悟融入诗歌之中,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