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吕梦得

壮年场屋便归休,趋向逍遥独自游。
贫后谁知心匪石,老来犹更气横秋。
人无直道君难合,诗有清风我怕酬。
香爇一炉经一卷,红尘应是懒回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吕梦得》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赠吕梦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历代读者,更是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从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看,《赠吕梦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严谨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称的句式和韵律的排列,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七言律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够表达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这首诗就是通过平仄、押韵等技术手段,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娓娓道来。

从主题内容来看,《赠吕梦得》通过对“场屋”即科举考试的反思,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其中“壮年场屋便归休,趋向逍遥独自游”两句,直接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人无直道君难合,诗有清风我怕酬”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于正直与清廉的坚守,也表现了他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

从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来看,《赠吕梦得》不仅仅是一首诗词的简单呈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典型表现。

《赠吕梦得》不仅是黄裳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时空,触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