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子元赴固始

九卿遗俗各寻宗,君自南来喜更浓。
无类已闻诗礼教,有行还守子男封。
胸中道在何嫌酒,弦上声清只爱松。
行听老农无一累,晓炊如玉稻新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方子元赴固始》是北宋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黄裳:黄裳,字冕仲,宋南平人,其为神宗元丰五年进士第一,徽宗政和四年,曾以龙图阁学士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 诗作的时代:《送方子元赴固始》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代,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1. 诗歌内容分析
  • 开篇点题:“九卿遗俗各寻宗,君自南来喜更浓。”此句通过“九卿”之典故,暗示了方子元的高尚品德和寻根问祖的精神追求,同时明确指出对方是从南方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的喜悦之情。
  • 赞颂德行:“无类已闻诗礼教,有行还守子男封。”此句进一步赞扬了方子元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强调其在文化教育上的成就,以及在遵循传统礼仪、恪守家族封地方面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 抒写内心:“胸中道在何嫌酒,弦上声清只爱松。”此二句转向描写方子元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表达了对他能够坚守内心理想,不被物质所扰,而选择热爱自然的赞美。
  1. 文学手法与表达效果
  • 意象运用:诗中的“诗礼教”、“子男封”等意象,不仅展示了方子元的道德成就,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 艺术风格:黄裳擅长道家玄秘之书,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使得《送方子元赴固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的社会意义
  • 反映时代风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友情的珍视。
  • 启迪后人: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依然要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善良。

《送方子元赴固始》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厚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