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腾踏到天衢,少壮为龙卷未舒。
案上不留生熟事,箧中偏有古今书。
高吟应惬新移命,幽梦还寻旧隐居。
须道守官谁似我,长来湖上得清虚。
寄萧思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崧并未创作《寄萧思远》这首文学作品,而是由宋代诗人黄裳所著。《寄萧思远》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中国古代的诗歌体裁。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寄萧思远》的作者是黄裳。黄裳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在后世被广泛认可。他的生平经历了从科举到官场的转变,最终选择了隐居生活。黄裳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诗歌,还有散文、赋等多种文体。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黄裳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例如,《寄萧思远》这首诗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原文:《寄萧思远》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具体诗句为“自能腾踏到天衢,少壮为龙卷未舒。案上不留生熟事,箧中偏有古今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能完全展现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热爱。
主题思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主要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知识的尊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享受,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探索。
《寄萧思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黄裳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格,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