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
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是由北宋时期的黄裳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黄裳,字演山,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及第,曾任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他的文学创作颇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以《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最为人称道,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 诗词原文:下枕烟波令尹家,年丰閒坐两时衙。为君东去还成梦,犹记撑蓬看月华。
  • 诗词翻译:《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描绘了诗人送友人前往吴江的情景。诗中描述了朋友下榻于烟波之中,与令尹家的邻居相伴,闲暇时光里享受着两日的安宁。然而,诗人担心此次分别后难以再见,于是在临别之际仍记挂着友人,希望能在梦中再次见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撑船观月时那份宁静美好的回忆。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诗情意绵绵,情景交融,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的描述,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路途的关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波”、“月华”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唯美的氛围。

黄裳的《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