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 其二

炎空方喜雨初过,闲坐又怜风乍来。
偶得瑞莲传好信,清思应到雪天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暑中 其二”是宋代黄裳的作品《暑中》中的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在酷热夏日中的所感所思。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裳(1044-1130)字勉仲,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可谓才华横溢,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还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端明殿学士等。他的著作丰富,尤以《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著称,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1. 诗歌原文
    晚云藏日下山腰,海气吹凉片月高。
    梦觉小楼人不寐,五更风送浙江涛。

  2. 诗意解析

  • 晚云藏日下山腰:这句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象。晚空中的云朵仿佛隐藏着太阳,使其在山间缓缓下沉。这里的“山腰”象征着事物的底部或起点,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或高潮。
  • 海气吹凉片月高:这里用“海气吹凉片月高”来描绘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仿佛海风带着清凉吹拂着天空,使得月光也显得更加明亮。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 梦觉小楼人不寐:这句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睡的情景。可能是由于白天的喧嚣与忙碌,到了夜晚反而感到心神不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夜晚的珍视。
  • 五更风送浙江涛:最后一句“五更风送浙江涛”则形象地描绘了海边清晨的壮观景象。随着晨风的到来,海浪声如同涛声一般此起彼伏,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了解“暑中 其二”的创作背景、作者黄裳以及诗歌原文和诗意分析,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