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致政李大夫 其四

世情相失道情浓,语默行藏信意中。
清退楼前溪一曲,剡川明月剡川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致政李大夫 其四》是宋代文学家黄裳的一首词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黄裳(1044-1130),字勉仲,号演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在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历任多个要职,包括端明殿学士等,并最终因直言进谏获罪被贬。
  • 赠诗对象:该词可能为黄裳在被贬期间所写,通过诗歌向一位致政的李大夫表达情感。致政通常指的是退居二线,不再参与政务的行为,李大夫可能是其友人或同僚。
  1. 词句解析
  • 意境描绘:首句“世情相失道情浓”描绘了人在世情中感受到的失落和对真理的追求。“语默行藏信意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语、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自然景观:词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如“清退楼前溪一曲”、“剡川明月剡川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
  • 情感表达:整首词洋溢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通过对比“世情”与“道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纯净友情的渴望。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该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显示了黄裳的词作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他的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 思想内容:黄裳通过该词传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信念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赠致政李大夫 其四》不仅是黄裳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文学创作中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的体现。这首词不仅展示了黄裳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