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儒生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
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
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
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儒生》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品信息:《贻儒生》是黄裳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文人群体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2. 创作背景:黄裳,字冕仲,宋南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进士第一。他的政治生涯颇为显赫,曾历任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等职。黄裳在官场上的直言不讳和对时政的批评,使他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
  3. 诗歌原文: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4. 主题思想:黄裳通过这首《贻儒生》,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群体中虚伪与腐败的批评。他揭示了那些假儒士和假名士的行为,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下产生的荒诞和虚伪现象。同时,他也塑造了少数追求自由与真理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寄寓了他的理想和期望。
  5. 艺术风格:黄裳的诗歌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显示了他词作的艺术魅力。
  6. 文学地位:黄裳不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词人,而且其词作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并流传甚广。

《贻儒生》作为黄裳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宋代文人群体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它不仅是黄裳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