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梦中宣使至,天上敕书开。
去骑遵西野,回眸失北槐。
利名何日了,儒法几回来。
丹管诛邪说,重帷截乱埃。
簿书稀见影,典策冗成堆。
仰望门虽峻,旁求网已恢。
幽题胸胆破,雄敌剑锋摧。
狂欲劳弹铗,轻投慎报瑰。
侯中谁破的,营下各衔枚。
含蓄飞香翰,搜寻绕翠苔。
自非衡鉴手,谁是栋梁材。
累外灰心火,闲中卧鼻雷。
相投归邂逅,共乐入调诙。
寥廓丧尔界,勤劳忘彼嵬。
家音催转历,厅议款衔杯。
殊品酬三刖,游辞荐一咍。
无形嗤字号,有秩喜樽罍。
壁角蚊初动,天南暑已回。
不惭居屋漏,却厌面墙隈。
凉满亭亭扇,香馀饼饼灰。
几时当命驾,此兴可登台。
清浪风归袖,红鳞酒入腮。
莫随人俯仰,且共月徘徊。
既事当如约,分襟便可催。
棘闱人散后,谁赋北山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是作者应征入伍,被送到南京的考试兵器制造厂(后改称军器所)和京城的礼仪兵工厂(后改称兵部)时,应诏所作的两首七言律诗之一。

第一首写赴南京参加武举考试的情景。诗的首二句交代了应试地点。“锦衣”指代宦官当权的东厂,“玉堂”则指的是皇帝居中统治的内阁(或文渊阁)。“锦衣”与“玉堂”合在一起,就是宦官专权、皇权独断的黑暗政治局面。接着两句写诗人赴考的情状。“锦衣前导”,表明诗人受宠;“玉堂赐宴”,则意味着他受到重视。“锦衣”、“玉堂”都是用典。“金榜”指进士及第的捷报,也即科举登科。“玉堂赐宴”与“金榜题名”相对照,突出显示了诗人的得意之情。

第二首写作者对“玉堂赐宴”的感慨。诗一开始就点出“玉堂”二字,以引起下文。接着写“玉堂”之盛,“玉堂”是供奉御制的殿堂,这里借指翰林院。诗人在“玉堂”中看到御笔挥写的诏书,想到自己能受到如此赏识而入朝为官,不禁感慨万端。最后两句,诗人从自己的遭遇联想到那些落第的举子,对他们表示同情和惋惜。

这两首诗都写得感情真挚、风格沉郁,充分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