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
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
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
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
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
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
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
送满龙图守奉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满龙图守奉化》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黄裳对友人满龙图在地方上任职的感慨与祝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送满龙图守奉化》的作者黄裳,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诗作原文:《送满龙图守奉化》全文如下: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黄裳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
文化意义: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之一,《送满龙图守奉化》不仅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对黄裳诗歌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鉴赏价值:对于现代读者而言,《送满龙图守奉化》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送满龙图守奉化》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古诗,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黄裳个人创作风格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宋代的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