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松

枝干偃蹇奇可夸,本根融结杳难测。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
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林寺矮松》是金代诗人郦权的诗歌作品,以其描绘的矮松形象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于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竹林寺矮松》的创作背景是在金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其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都与今天有着明显的区别。郦权作为一位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2. 诗歌内容:诗中通过“苍烟霭山曲,回溪抱脩筠。中藏古佛宫,荒僻无四邻”等句子,勾勒出一幅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中的“灵松插殿脚,偃蹇今几春”,以矮松的姿态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坚韧,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3. 艺术特色:郦权的诗歌在表达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卧枝老无力,支撑藉樵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矮松虽然年岁已高却依然挺拔的形象,展现了生命力的伟大。
  4. 文化影响:《竹林寺矮松》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存在使得后人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金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情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竹林寺矮松》这首诗的分析,人们能够了解到金代诗人郦权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命哲学的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