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矶上,闲适向金鳞。
秋后江边思脍客,古来溪上得璜人。
寻幽寻至此,聊寄自由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钓矶上,闲适向金鳞。
秋后江边思脍客,古来溪上得璜人。
寻幽寻至此,聊寄自由身。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诗,收录于《全唐诗》。此诗通过写钓鱼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碧溪清可漱,绿树暗如烟”,描写了钓矶上碧绿的溪水和葱郁的林木。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钓矶的自然美,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颔联“渔舟逐水爱,随意自有船”,进一步描绘了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他们驾驶着小船,随心所欲地在水上行船,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与作者所向往的隐居生活不谋而合。
颈联“一篙不可入,阴处最可怜”,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进入深水区域的失望和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
尾联“欲作钓矶石,青猿挂壁边”,则将视线转向了大自然中的岩石和树木。作者想象自己化身为岩石,成为山林中的一员,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共存。这一设想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钓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它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