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侧承双筒声,自作天籁鸣。
耸耳愿一听,使我泠然清。
谁云吴侬音,能变中正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是宋代文学家黄裳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是宋代黄裳的作品。黄裳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黄裳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同时也能抒发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
    侧承双筒声,自作天籁鸣。
    耸耳愿一听,使我泠然清。
    谁云吴侬音,能变中正情。

  3.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侧承双筒声,自作天籁鸣”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仿佛在聆听一种悠扬的声音,这种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一部分,充满了和谐与美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
  • 情感表达:接下来的“耸耳愿一听,使我泠然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渴望与向往。这里的“泠然清”不仅形容声音的悦耳,也象征性地表达了心灵的清澈与纯净。
  •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音乐往往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黄裳这首诗中的“吴侬韵”,即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方言音调,它带有地方色彩,能够触动人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
  • 艺术特色:整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特别是结尾的两句,“谁云吴侬音,能变中正情”,不仅是对前文诗意的升华,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独特见解。

《酬程忠彦见寄·其五》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色,更在思想情感深处传递出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黄裳个人创作的代表,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