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慎中

为贫为仕我与君,失意以归南北云。
岂把去留论适莫,岂因得丧悲离合。
人是人非春觉梦,物来物去花开落。
攀缘一断六尘空,缘至乃施无斧凿。
不求脱,不与缚,君期万法无忧乐。
不可减,不可增,君期一性无亏成。
世人■埴谁知己,不怨不知知不喜。
尘萦尝与众凡悲,流转域中而已矣。
君之入道人不知,不得已事君不为。
天然淡薄日一饭,心机不用如婴儿。
闻其风者少当愧,此道亦更清于夷。
君归休,白心碧眼非庸流。
内观无物四肢堕,性天虚阔阴云收。
君归去,晓猿夜鹤无寻处。
炉中灵药果谁传,林下老人终共语。
何时我向江边来,相从方外幽怀开。
长愿为云逐东野,莫教风思生尘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慎中的文学探索与实践

《送王慎中》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创作的一篇散文,创作于嘉靖二十三年。此篇作品以其深刻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文体上看,《送王慎中》属于散文的范畴。在明代,散文成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求能够通过文字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王慎中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展现了他精湛的散文写作技巧。

从内容上看,《送王慎中》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文章通过对王慎中即将离开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不舍。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文章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从艺术手法上看,《送王慎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文章更具诗意和美感。如文章中提到的“春风拂过的江面如绮”,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斗酒相逢何草草,不语但持归去好”,既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离别时的无奈。

从文学价值上看,《送王慎中》不仅展示了王慎中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代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王慎中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明代散文的发展。

《送王慎中》是一篇充满情感、富有艺术魅力的散文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王慎中作为文人的深厚文学素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