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一 月词

忽破黄昏还太素。
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
江上分明星汉路。
金银闪闪神仙府。
影卧清光随我舞。
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
今月亭亭曾照古。
古人问月今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裳的词作《蝶恋花·其一》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这首宋词是宋代词人黄裳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下面是对《蝶恋花·其一》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蝶恋花·其一》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词意可知,这首词可能是在特定的夜晚或某个特殊的时刻创作的。由于词中描绘的是月夜景象,因此可以推断这是在农历中秋节前后或者某个月圆之夜创作的。
  • 词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可能也影响了这首词的创作。黄裳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时代,他有机会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美景,包括月夜。这些经历可能激发了他对月夜景象的深刻感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蝶恋花·其一》。
  • 词人的情感状态也可能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月夜往往与思乡、怀人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果词人在创作时正处在某种情感的低谷或怀旧的情绪中,那么他可能会将这种情感融入词中,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深情的《蝶恋花·其一》。
  1. 诗词原文
    忽破黄昏还太素,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江上分明星汉路,金银闪闪神仙府。影卧清光随我舞,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

  2. 诗词解析

  • 开篇描写:词人以“忽破黄昏还太素”开篇,描绘了一幅破晓时分的月出景象。这里的“还太素”意味着月光如水,清澈透明,仿佛能洗净一切尘世的污秽。这一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也预示了接下来词人将对月夜的深入描绘。
  • 月夜景象:“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景象。月光洒在楼台之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朦胧而神秘。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美,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感受到词人对月夜的独特感悟。
  • 人物描绘:词中的“江上分明星汉路,金银闪闪神仙府”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夜下江边的景色。这里的“神仙府”暗示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 情感表达:通过“影卧清光随我舞”一句,词人表达了自己与月光共舞的愉悦心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词人的浪漫情怀,也展示了月夜对词人心灵的触动。
  • 主题深化:“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词的主题。在这里,“邂逅三人”指的是词人与月亮、楼台以及月光照亮的江水之间的相遇。词人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景,即希望与这些美好事物长久地相伴,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丽。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蝶恋花·其一》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增强词的艺术效果。例如,“江上分明星汉路”中的“星汉路”既描绘了江面上的星辰之路,又暗示了银河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宏大而神秘。
  • 语言韵味:词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感。通过使用如“冷”、“烟”、“金”、“闪”等词语,词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层次感的意境。
  • 情感抒发:词人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使词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也使其成为了一首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蝶恋花·其一》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词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